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什么是乌龙茶
by Alice Zhang
乌龙茶又名青茶,它综合了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全发酵茶)的制法,属半发酵茶类。由于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的晒青、晾青、摇青工艺,形成乌龙茶干茶色泽青褐,故按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又称“青茶”。 乌龙茶经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制成,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色泽青褐,汤色黄亮,叶色通常为绿叶红镶边,有浓郁的花香。
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是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浓鲜,品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其加工过程中的做青对于乌龙茶的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做青是晾青与摇青的多次交替。晾青也称“摊青”,是指经晒青或摇青叶亦或者烘青后的萎凋叶,移到阴凉通风处静置使之降温的过程,可使茎梗中的水分向叶片中扩散。摇青俗称“还阳”。将萎凋叶放在水筛或摇青机等设备中,使之转动,促使叶缘摩擦损伤,同时促进其内含物与水分由梗脉输至叶面与叶缘,使叶呈充盈紧张状态。方法有手工摇青、机械摇青和综合做青机摇青。手工摇青用水筛,在摇青中为弥补摇青的不足,常增加做手程序。做手是指用手来翻动叶片,使叶片受力均匀。做青的过程中,萎凋叶叶缘细胞逐步轻度缓慢受损,叶内物质水解(如糖苷类物质水解生成香气成分)和缓慢的有控制的酶性氧化,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多酚类化合物与氧化酶接触而发生一系列的酶性氧化、聚合、缩合反应,生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产物。并产生大量的芳香物质,形成乌龙茶三红七绿的色泽与高香浓醇的内质。
根据产地的不同,乌龙茶可分为福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由于福建乌龙茶生产历史悠久,闽北和闽南在地理环境、茶树品种、加工工艺上有显著的差异,各自特征明显,又分为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这样中国的乌龙茶就有四大类: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
闽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包括的品类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
广东乌龙茶产于广东东部地区。商品花色分为凤凰水仙、色种、铁观音、乌龙四类.
台湾乌龙茶产于台湾。台湾茶叶源于福建,1918年编《台湾通史》载:清嘉庆俥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铄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清道光年间,始制乌龙茶,运至福州精制出售。发酵程度有轻有重,发酵重者近似红茶汤色黄亮泛红,发酵轻者近似绿茶,汤色绿黄。著名的台湾乌龙茶有冻顶茶、文山包种、木栅铁观音、南港包种、石门铁观音.白毫乌龙、竹山乌龙、梅山茶、玉山茶等。
乌龙茶花色品种较多,大多数品名以茶树品种名称命名,如用“黄锬”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黄金桂”;以“水仙”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水仙”;以铁观音、乌龙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铁观音” 和“乌龙”;以“凤凰单丛”品种加工成的茶称之“凤凰单丛”,品种名和品名合一。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乌龙茶富含矿物质、维生素,是一种碱性相当高的茶。它有分解、消除脂肪,以及利尿的功效,能防止肥胖,对人体有健康作用,每天适量饮用还可轻松减肥。其也可强化心脏、增进身体健康,还能提振精神、促进胃液分泌与增进食欲,去除饭后油腻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还有祛痰、解酒的功效。并有研究指出,乌龙茶对抑制癌细胞,尤其是血癌,有缓和的作用。喝乌龙茶也能强化肌肉的收缩、帮助神经敏锐,增进皮肤弹性和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