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叶百科 > 什么是红茶

什么是红茶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次数:1640次
   

什么是红茶

                 by Alice zhang

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在酶促氧化作用下鲜叶中的茶多酚减少90%以上,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正是这几种物质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红茶独特的品质:干茶色泽乌润,香气鲜浓带甜香,滋味浓厚鲜爽,汤色叶底红艳明亮。“红茶”之名便因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而来。

根据我国红茶发展历史的特点,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一、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种用松枝熏干,富有浓厚松烟香味的条形红茶。18世纪后期创制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小种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和人工小种。

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原产于武夷山地区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村一带,品质优良,采用湿坯熏烟,条索肥厚,色泽乌润,茶汤红浓,香高而长,带松烟香,味醇厚具桂圆汤味。桐木关为了与其他红茶相区别,就把桐木关产区的茶更名为“正山小种”。 “正山”即为真正的高山上的茶,以示正宗。因为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其他则统称为外山茶。

人工小种,是指周边的政和、福安、闽侯、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以工夫红茶为原料,经熏烟仿制正山小种的红茶,品质较次。人工小种又称“烟小种”。

小种红茶产地多为高山茶区,气候寒冷。茶树发芽迟,生长季节短。春茶于 5月上旬开采, 6月下旬采制夏茶,一般不采秋茶。小种红茶鲜叶一般采半开面三四叶,嫩梢比较成熟,糖类含量较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少,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

二、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亦称“条红茶”,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创制的条形红茶,因制工精细出名。 功夫红茶由小种红茶演变而来,是在小种红茶制作工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夫红茶制法经福建流传到各地,便形成了各地的工夫红茶。功夫红茶制造工艺讲究、技术性强,发酵时须待绿叶成铜红色方可烘干,且要烘出香甜浓郁之味才算恰到好处。 

我国功夫红茶品种多、产地广,我国的安徽、云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浙江、江苏、广东及台湾等10多个产茶省区均有生产。 工夫红茶一般用地名简称来命名,如福建称闽红、云南称滇红、四川称川红、江西称宁红、湖南称湘红、湖北称宜红、浙江称越红、贵州称黔红、江苏称苏红、广东称粤红等。

工夫红茶总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香高味醇。但由于气候、地理环境、品种、加工方法存在差异,不同的工夫红茶都具有其独特的风味。如祁红,色泽乌黑、光润夺目,有独特的蜜糖香,国际上誉称“祁门香”。滇红为大叶种工夫红茶,条索肥硕重实,满披金黄色芽毫,有水果香味,香高味浓。川红为中叶种工夫红茶,条索不及大叶种肥硕,但比一般中小叶种显得壮实、多金毫,有鲜嫩带橘子似的香味。宜红的茶汤常出现冷后浑即乳凝现象。宁红条索露红筋,香味甜醇,茶汤似玫瑰色,叶底带花青。闽红分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和坦洋工夫三种,以大白茶制成的政和工夫条索肥壮紧实,多毫,色泽黑褐油润带深灰光泽,香高味浓醇;白琳工夫条索细秀略弯曲,白毫多,嫩鲜带甘草香;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工夫红茶是我国的传统商品茶,19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统治地位。

三、红碎茶

红碎茶亦称“分级红茶”、"红细茶”,是小颗粒形红茶。鲜叶经萎凋、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再经发酵、烘干而成。红碎茶干茶呈颗粒状,紧结重实;色泽棕黑油油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锐;滋味浓强爽口。

红碎茶根据外形和内质特征茶条形态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类成品花色,有统一的国际分级规格。

叶茶(Leaf tea):按照嫩度分为花橙黄白毫(F.O.P.)即  Flowery Orange Pekoe、橙黄白毫(O.P.)Orange Pekoe、白毫(P.)Pekoe,为叶茶类的三种花色;碎茶(Broken tea ) :花碎橙黄白毫(F.B.O.P.)Flowery Broken Orange Pekoe、碎橙黄白毫(B.O.P.)即Broken Orange Pekoe、碎白毫(B.P.)Broken Pekoe,为碎茶类的三种花色;片茶(Fanning):碎橙黄白毫片(B.O.P.F.)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碎片(B.F.)Broken Fanning,为片茶类的两种花色;末茶(Dust):末茶类为24-60目,依粗细分为D1D2两种花色。(Flowery为“花”,简称FPekoe为“白毫”,简称POrange为“橙黄”,简称OBroken为“碎”,简称BFanning-为“片”,简称FDust-为“末”,简称D。)

红碎茶根据制作方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传统红碎茶:是指按早制造红碎茶的方法,即茶叶经萎凋后采用平揉、平切,再经发酵、干燥制成的红碎茶,味浓,但成本高,且产量低,在我国仅有很少地区如此生产。传统红碎茶的品质特点:颗粒紧结戛实,色泽乌黑油润,香气浓烈,滋味醇厚,汤色红浓。

非传统红碎茶:又分为洛托凡红碎茶(Rotorvane)C.T.C红碎茶、L.T.P红碎茶。洛托凡红碎茶:又称转子机红碎茶。这种红碎茶制造时,揉切工序是由转子机完成的。其品质特点:条索紧卷呈颗粒状,色泽乌润或棕黑油润;汤色浓亮,香气浓烈,有较强的刺激性。C.T.C红碎茶:是指揉切工序采用C.T.C切茶机切碎制成的红碎茶。其品质特点:外形紧实呈颗粒状,色泽棕黑油润,冲泡后香味浓强鲜爽,叶底红艳匀齐,是国际卖价较高的一种高品质红茶。 L.T.P红碎茶:是指劳瑞式(Laurie Tea Processer)锤击机切碎而制成的红碎茶。因色泽欠佳,不利拼和,因而目前未能大面积推广。其品质特点:外形颗粒紧实匀齐,色泽棕红,油润:香气鲜爽且浓强,叶底红艳细匀。`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亦是国际市场的主销品种。因其细碎,冲泡时茶汁易浸出,故宜于加工成袋泡茶。红碎茶主产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为了扩大出口,我国于1957年开始试制红碎茶,1964年以后才有较大量的生产。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大部分工夫红茶已改制成红碎茶。我国的红碎茶主产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湖南、四川、湖北,福建等地,其中以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以大叶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品质较好。红碎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茶类之一。

    红茶性温,香甜而平稳,滋味醇厚,没有刺激性,是温胃暖胃的佳品,宜脾胃虚弱者饮用。有助于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此外,红茶还有强壮心脏的功能,美国心脏学会曾经得出红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饮料之一,能够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的结论。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