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林闲话 > 闲话茶文化

闲话茶文化
发布时间:2014-03-12   点击次数:2188次

                                                       闲话茶文化                               

     文化,似乎是个太宽泛的词,几乎什么都可以和文化沾上边,其实文化是人所赋予的,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所谓的文化了。茶对于人类而言,可谓有重大意义,茶是世人所选的仅次于水的饮品,是备受青睐的绿色饮料。围绕着茶文化,当然也是很多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


文化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

作为文化的一个子题而言,茶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与茶有关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物态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实体性的事物。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观念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即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茶文化的内部结构,也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观念文化层。

茶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如:茶叶的种植、采摘、焙制;各类成品茶的不同加工方法及其各自所内含的化学成分;各类茶叶的辨别、分类、保存;品茶用的水、茶具、茶室;世代累积的大量茶书典籍等。物质层是茶文化的表层,但也是基础的部分,文化特征相对而言也较为稳定。

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茶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古代的“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现代行政的茶叶管理等。

历史上,“茶政”与官制几乎是伴随始终的。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武王时期,便产生了“贡茶”,巴蜀地区“茶、蜜、灵龟……皆纳贡。”(《华阳国志●巴志》)。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茶税”始于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旧唐书●食货志》)。唐文宗时(公元827840)实行“榷茶”制,即茶叶专卖制,将百姓茶树移植于官场,由官府焙制,卖给商人(《旧唐书●食货志》)。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必须先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无论是象征着统治者权威的“贡茶”、还是充实国库的“茶税”、“榷茶”,亦或是用于经济外交的“茶马古道”等各种各样的茶政,都与时代与政治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贡茶”、“茶税”、“榷茶”、“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饮茶、贩茶是一种自由生活或商业行为,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再受国家或社会制度的过分制约。古代茶政的存在与消失恰恰说明,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具时代性的。

茶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饮茶方式、饮茶风俗及各类茶文献中与茶相关的民俗内容。茶文化的行为层面既有稳定性,又有时代性。 

中国饮茶历史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大概经历了药用 —— 食用 —— 饮用的过程。春秋以前,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人类初是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随着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如《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多加工成饼茶,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饮茶蔚然成风。在宋代,虽已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但还是以饼茶、团茶为主,斗茶之风盛行。明代后,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以茶壶、盖碗冲泡饮用为主发展。冲泡饮用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就饮茶方式而言,很具有时代性。

茶俗相对来说要稳定些,如:“客来敬茶”的传统礼节;感怀亲人的“千里寄茶”;以茶敬佛;以茶祭祀;谚语“一女不吃两家茶”,就是旧时“以茶为礼”的行聘习俗的写照。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女方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此外,各地、各民族的饮茶风俗和茶艺也是异彩斑斓、千姿百态,从中都可以管窥历史的遗迹。

茶文化的观念层面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主观因素。如:在茶艺表演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

观念文化层是茶文化的高层次,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茶文化的深层部分,也是其中隐性、精华的内容。她借助于饮茶品茗活动,养性明心,增进素养,提升审美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和体验生活乐趣。她承载着厚重而深远的思想,积淀了民族的勤劳智慧,各种思想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好恶选择不同的饮茶形式,获得不同的感官或精神享受。儒、道、释等主流文化思想与茶文化活动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广泛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积淀为礼乐教化,成为“美教化、厚人伦”的中华民族风尚。

茶源于中国,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它深入而广泛地融汇了民族思想与艺术,体现了人性的积极追求。中华茶文化的魅力在于它以人为主体,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宇宙的统一,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为一体,与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中华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