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林闲话 > 闲说茶具

闲说茶具
发布时间:2015-07-31   点击次数:1923次
 

器为茶之父。茶和茶具是珠联璧合的文化载体,茶具的直接视觉感受成为茶之品饮的先导。范仲庵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苏东坡的“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等等,都是借茶具之美烘托佳茗之精。如果茶具粗俗不堪,品饮时就会大煞风景,情趣大减,故古人诙谐地比喻说“茶瓶用瓦,如乘跛马”。

茶具一词,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四字。但是“具”的形状、质地和用途都不得而知。晋代,士大夫们嗜酒饮茶,崇尚清谈,促进了民间的饮茶之风渐兴。到了唐代,朝野上下无不饮茶。在佛、道宗教的影响下,茶还成为款待客宾和祭祀神佛、祖先、亡灵的必备之物。陆羽在其茶叶专著—《茶经》中专门讲到了茶具:把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把煮茶、饮茶的工具称为“器”。随着饮茶方法的改变而改变,茶具也不断出现新的品种。现在所说的茶具,一般是指煎煮、品饮茶的各式器具。

茶具与陶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对于烧陶火度技术的掌握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陶器也经历了土陶-硬陶-釉陶的发展过程。釉陶火度再加高,就可以烧成比陶器细润光亮的瓷器了,陶茶具也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从晋代开始,青瓷茶具生产较多。南方是当时青瓷的重要产地;在北方,则出现了白瓷茶具。陆羽在《茶经》中品定说:“碗,越州上。”越州的茶具,就是指今天浙江余姚、上虞一带越窑的产品。当时,南方烧瓷技术超过北方,岳州窑的彩瓷、四川大邑窑的白瓷茶碗都很有名。大诗人杜甫称赞了大邑窑:“大邑烧窑轻且坚,如叩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宋代的烧瓷技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形成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它们的产品瓷质之精,釉色之纯,造型之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还有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也以其胎薄、釉色绿青中带黄为一大特征,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宋代出现了专为斗茶而用的茶具——兔毫盏。福建建窑的兔毫盏直径一握,釉黑青色,盏底有向上放射状的毫毛纹条,内出奇幻的银光,异常美丽多变。用此盏来点茶,以茶面泡沫纯白,着盏无水痕,久热难冷者胜。兔毫盏还以黑白相映,对比强烈而名重一时。苏轼的“来试点茶三昧乎,勿惊午盏兔毛斑”,杨万里的“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呜雪兔毫霜”,陈蹇叔的“兔毫瓯心雪作泓”,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对宋代这一极富特色的茶具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元代,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因为在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青花瓷在烧制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又在艺术造型上不断追求,把流嘴从宋代的肩部移至壶腹部,受到了国内外的推崇。日本茶道开山之祖村田珠光(14231502)喜爱这种青花茶具,后来日本就把它定名为“珠光青瓷”。

从元到明这一时期中,与瓷茶具同时发展的,就是至今不衰的宜兴陶了。由于明代把宋以后的“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从煮饮变为泡饮,为宜兴紫砂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景瓷宜陶”,并驾齐驱,紫砂陶与瓷器相互竞争,发展迅速,茶具的范围也有了拓展。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于供(龚)春,供春是学使吴颐山的家僮。明正德年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暇时仿老僧制壶,做了一把银杏树瘿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但原盖已失。

茶具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在多样化方面不断增强其艺术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品茶的过程中,欣赏各式的茶具就成为一项自然衍生的程序,一种愉悦的审美过程。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