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史典故 > 茶令的由来

茶令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5-07-07   点击次数:1636次
 

茶令的由来

宋代是个举国尚茶的时代,茶的典故也是层出不穷。一代才女李清照深谙茶雅之趣,在她的词中能够管窥一斑。“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满庭芳》);“豆蔻连翘煎熟水,莫分茶”(《摊破浣溪沙》);“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小重山》)。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与金石考据学家赵明诚结为伉丽。婚后,夫妇诗词唱和,悠闲自得。易安协助赵明诚编撰《金石录》,收集了大量的金石文物和图书,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这段茶书相伴、红袖添香的生活羡煞历代文人无数。

从这段“赌书泼茶”的典故中可知易安是茶令的者。《中国风俗辞典》有这样一段叙述:“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茶令早出现在宋代,它是宋代兴盛斗茶的产物。斗茶之初乃是“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对斗品论长道短,决出品次”(见宋人唐庚《斗茶记》)。随着斗茶之风遍及朝野,尤其是文人更为嗜好,斗茶由论水道茶变异出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即行茶令。

在“酒阑更喜团茶苦”的生活中,李清照独创了一种我国特有的妙趣横生的茶令。为了撰写《金石录》,她与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而居。夫妻俩每得到一本好书,即共同校勘,重新整理。得到书画、彝鼎等文物,也一起把玩赏析。在治学著文过程中,李清照对自己的强记博学颇为自负,于是忽发奇想,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中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则后饮茶,与酒令之行大相径庭。两人每次吃完饭,坐于“归来堂”,中,烹好茶,然后一人指着成堆的书籍,要对方说出某一典故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甚至第几行,以是否说中来决胜负,并确定谁先饮茶。两人在行茶令中,常常是李清照获胜,有一次赢后她举杯大笑,结果得意忘形,乐极“翻杯”,一杯满茶倾覆在怀里,非但“头口水”没得喝,还连累了一身衣裙。饮茶行令,启智助学,使人兴奋,对著书立说大有裨益,赵明诚终于写出了我国部考古学专著《金石录》,成为考古史上的著名人物。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侵,李清照夫妇先后背井离乡,逃往江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不幸病故,李清照只身漂泊,晚景更是凄苦。

    但茶令一事并未因李清照的落泊而绝迹,相反,它又在江南地区广为盛行起来。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又好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肠著茶令,还介绍行茶令的形式,其自注云:“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茶令之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