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史典故 > 茶的国外传播史

茶的国外传播史
发布时间:2015-02-11   点击次数:1535次
       

茶的国外传播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产茶国家直接间接从我国流传出去的。早是日本,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再次为印度、锡兰(即斯里兰卡)等国家。

日本

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澄来我国浙江学佛,主要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回国时携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各县,北达北纬4041°的北海道的秋田县、岩手县。

日本主要产茶县有六、七个,其中以静冈县占多。茶场多在平地、缓坡地为多数。以制绿茶为主。

印度尼西亚

德国人于1684年由日本运输茶籽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试种,未见成功,后于1731年从我国运入大量茶籽,分别种于爪哇和苏门答腊,于1875年又设置茶叶试验场于爪哇,茶叶生产才得到较大发展。现多数为资本家所经营,以制红茶为主。

印度

印度于1788年由我国输入茶籽试种,因种植不得法,以致失败,后来英国的专卖茶叶公司(东印度公司)特权取消后,英资本家就纷纷组织大规模茶叶种植公司,由我国输入茶籽,雇用我国工人,在东北印度和南部印度一带发展茶叶生产。随之又开始组织了印度茶业委员会,派员来我国收购茶籽,深入我国内地搜集大量的茶叶资源,调查栽制方法,以低廉工资聘用了我国的熟练技工,为其效劳。

公元1774年,英国总督海司登士为了入侵西藏,用种种方法霸占普洱茶在西藏市场,派人到云南普洱地区引茶种在大吉岭种植。同时成立茶叶研究机构从事研究。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种茶实早于印度尼西亚,开始由荷兰人由我国输入茶籽试种,但到1869年咖啡业失败后,才大量改种茶叶。大部茶场茶厂为英、荷资本家所经营,产茶多集中于岛之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分为高山、低山、平地茶区。多产红茶。

孟加拉

孟加拉国种茶开始是由英国殖民统治者利用特权,与印度同时引进茶籽,在靠近印度东北部的山区发展茶场。

越南、老挝、缅甸

靠近我国西南边境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已栽有茶树,采制为“盐腌茶”或“茶饼”,做为日常饮用。茶园多零星分散。

直到1825年,越南才由法国资本家经营大规模的茶场,1919年缅甸也创办茶场,从事制造红茶。

马来西亚

1 91 4年由华侨在吉隆坡等地开始由我国引去品种开辟茶园,发展茶叶生产。随后由英资本家继续在金马仑高山地区发展茶叶。

非洲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利用殖民政策,在非洲的尼西萨兰、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家开始发展种茶,追求更高利润,二十世纪初茶园扩展很快。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又帮助马里、几内亚等国发展种茶。

美洲

美洲只有南美洲于十九世纪末期由日侨在巴西开始设立茶场,经营茶叶。

澳洲

澳洲于1940年由我国输入茶籽试种于塔斯马尼亚。

欧洲

欧洲只有苏联种茶,开始只在黑海东部的格鲁吉亚发展茶园。1833年开始输入茶苗种植于克里米亚,1848年又从此移植于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地区,茶树生长良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验。到了1883年,沙皇派人从我国湖北羊楼洞运去茶籽和茶苗,在查克瓦地区大规模地建设茶园。十月革命后格鲁吉亚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区域,茶叶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