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茶艺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 茶艺文化 > 茶叶百科 > 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1664次
 

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小种红茶是福建特有的一种条形红茶,主要品种有正山小种和烟小种等。正山小产于崇安县星村一带,品质优;附近邵武、政和、建阳、光泽等县和江西省的广信,铅山等地也有少量生产,以星村镇为集散地,因而又称星村小种。烟小种是用工夫红茶熏烟而成的,品质较次。

正山小种条索粗壮紧直,身骨重实,不带毫心。色泽褐红润泽,汤色红艳,香气高爽浓烈,带有松烟香味,高爽持久,滋味浓醇,活泼甘甜,似桂圆汤。叶底明亮,呈古铜色,叶张大而柔软,肥壮厚实。

  小种红茶产地多为高山茶区,气候寒冷。茶树发芽迟,生长季节短。春茶于 5月上旬开采, 6月下旬采制夏茶,一般不采秋茶。小种红茶鲜叶一般采半开面三四叶,嫩梢比较成熟,糖类含量较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少,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

 小种红茶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转色——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等工序。

、萎凋 

有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两种。小种红茶产区,春茶期间多阴雨,晴天少,以室内加温萎凋为主,日光萎凋为辅。室内加温萎凋在“青楼”内进行,俗称“焙青”。“焙青”不受气候条件影响,鲜叶能直接吸收烟味,使毛茶烟量充足,滋味鲜爽活泼。

二、揉捻 

55型揉捻机,装叶30kg/桶,揉捻时间嫩叶为 40min,一般为60min老叶 90min左右,中间停机解块一次。

三、转色 

将揉叶装满大箩筐,厚3040Cm,用湿布覆盖,约经 56h,有80%上叶呈红褐色,青气消失,茶香显出,即为适度。

      四、过红锅

  这是小种红茶制造中特殊而重要的措施。利用锅温破坏酶的活化,停止转色,并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

传统制法用平锅,待锅温达200时,投入转色叶1.52kg,翻炒23min,使叶受热柔软,即可起锅复揉。

五、复揉 

55型揉捻机热揉56min,使条索更为紧结,揉出更多茶汁,以增加茶汤浓度。

六、熏焙 

熏焙对形成小种红茶的品质特征十分重要,它既可使湿坯干燥至适度,又在干燥过程中吸收大量松烟香味,使毛茶具有浓厚而纯正的松烟香气和类似桂圆汤的甜爽、活泼的滋味。

    传统的熏焙方法是将复揉叶薄摊于水筛上,每筛摊叶22.5kg,置于青楼下的焙架上,呈斜形鱼鳞状排列,让热烟均匀穿透叶层,地面燃烧松柴片,明火熏焙。至八成干时,将火苗压小,降低温度,增大烟量,使湿坯大量吸收松烟香味。熏焙时不要翻拌,一次熏干,以免条索松散。一批约需812h

    传统熏焙法劳动强度大,生产不安全,容易引起火灾。目前有改用烟道熏焙。

七、复火  毛茶出售前需进行复火。在焙楼上堆成大堆,低温长熏,毛茶在干燥的同时吸足烟量,使含水率不超过8%,以提高毛茶品质。

0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