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 Tea . Culture
冬至饮茶
by Alice Zhang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短、夜晚长的一天。在这一天,中国还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冬至节”自汉代以后,相沿至今。
在冬至,适合饮用的茶,是红茶。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沏上一壶红茶,红如琥珀的汤色恰似冬天里的一把火,两三盏喝下去,五脏六腑顷刻间便温暖了,千转百回,熨帖着所有的毛孔,瞬间就驱散了严冬。
大地上的植物,就是如此奇妙,草木躯干,于泥土雨露中蓄香纳芳,然后在水与火中融化释放。万物如斯,冥冥中自有安排。“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